Your current location:Home > News > Digest Digest

【转载】林毅夫的新结构主义的交流(二)

Release Date:2017-12-26 Viewing Times: Source:

    在2003年春季的时候,美国加入大合唱,说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造成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太强,当时我在国内,所以这场辩论我是参与的。

  可是我们来仔细看看,2003年的时候,中国的贸易盈余是255亿美元,在1998年的时候经常帐户的盈余是470亿美元,1998年的时候国际上怎么说中国的人民币币值呢?东亚发生经济危机,人民币没有贬值,所以当时国际上都说人民币币值是严重高估的,而且这个说法一直延续到2002年,当时国际上炒家都在炒人民币贬值,怎么过了几年突然变成了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呢?如果是低估的话,2003年的时候,我们的贸易盈余应该远远大于1998年啊,但是实际上2003年的时候,我们的贸易盈余低于前面的几年,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吧?

  中国的贸易盈余扩大是在2005年以后,增加得非常快,在2003年的时候是255亿美元,2005年的时候变成1000多亿美元,增加得非常快。可是如果用中国的贸易盈余增加证明人民币币值是低估的情况,我们看到中国的贸易盈余确实非常大,但是中国对周边的这些经济体(韩国、台湾、欧洲德国)相比,贸易赤字确实非常大,如果是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的话,应该讲中国不仅是对美的贸易盈余会增加,对其他国家的贸易盈余,应该讲不是增加就是贸易赤字减少,可是我们看到这个情形没有发生。我们一方面对美的贸易盈余在增加,但是我们对其他经济体的贸易赤字也在增加。这样讲起来的话,就很难说人民币币值到底是高估还是低估,你对美国说是低估,那我对欧洲、日本、韩国、台湾,我们对他是高估了吧?人民币不能同时既高估又低估。

  再来由于人民币币值低估造成了巨大的外贸盈余积累了外汇,导致美国政府的国债利息被压低了,所以造成泡沫,也跟事实不符合。原因是我们知道美国的利息是在2001年的时候年利6.5%,到2003年就在讲中国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的时候,他从6.5%降到1%,当中国的贸易盈余在变大的时候(2005年),他的利息到了5.5%,你可以讲是由于中国的贸易盈余扩大了,导致他们的利息上升了,而且我们在2005年由于外面的这些压力等等,到2007年人民币升值了20%,可是到2007年美国对中国的外汇利差不仅没减少,而且还在增加。所以从这些来看,你都可以写一个模型出来,由于人民币增加,外汇币制就增加,可是这与事实是不符合的。

  这些理论无非都是说,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来自于国际贸易不均衡,而不均衡的原因是由于东亚经济体造成的,导致现在我们看到的国际经济危机。责备都是东亚经济体造成的。可是我们看到国际收支不平衡,主要讲的是美国的赤字(东亚经济体)的盈余,美国对东亚经济,他的贸易只是赤字,从五十年代以后就是赤字了,在50年代的时候,东亚这些经济体,包括日本(亚洲四小龙),在90年代加起来,他的赤字,占美国对外贸易赤字的比重是51%。进入2000年以后,到2007年、2008年,对东亚经济体所占的比重是从51%降低到38%,这样应该说明东亚经济体对美国赤字的贡献是在不断减少的,而不是在增加的。因此你不能说东亚经济体是导致美国贸易赤字的原因,因为它对美国贸易赤字的贡献是在不断地减少的,而中国对美国贸易赤字增加,主要的原因是五十年代以后,美国基本上已经不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都是开始从日本进口,所以他对日本有贸易赤字。日本后来把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转移到亚洲四小龙,所以说他对亚洲四小龙有贸易赤字,才有1985年的协议要他们升值。

  后来到了90年代、2000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他们加速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中国来,所以对美的贸易顺差就从东亚经济体集中到中国大陆了。中国大陆做的都是加工贸易,所以说原材料、机器、设备都是从比较发达的经济体进口,所以我们对他们有贸易赤字,但是重要的是说这个比重是在下降,而不是在提高的。

  因此讲这场国际经济危机是由于国际收支不平衡,人民币币值的政策导致的,这个理论上好像可以说得通,但是实际上的经验来讲,是不支持这个观点的。

  我在世界银行当首席经济学家,在讨论这场经济危机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那是我最困难的时候,因为我觉得没替中国政府辩护,因为在世界银行(华盛顿)有一个潜规则,美国政府的政策都是对的,美国那些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是拿诺贝尔奖的、都是大师,都是我们的老师,所以他们不会犯错,他们讲的就是对的。由于东亚的政策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造成美国的贸易赤字,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到今天还这么讲,伯南克也都是这么讲的。

  如果把2000年以后世界上出现的事情全部放在一起来看,造成这场国际收支不平衡,跟这场国际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共同的,都是由于美国的政策造成的。我们知道美国在80年代的时候推行金融自由化,减少对金融的监管,导致的结果是允许金融机构高杠杆运行,原来1块钱的储蓄可以贷款出去5块钱,后来在金融放弃监管以后,金融机构允许高杠杆允许,1块钱可以贷款10块钱,这当然对金融机构好,他能赚取的利差就多了,导致在金融市场上面的流动性是增加的,流动性增加以后,他就去支持一些投资的行为,所以说房地产价格从80年代以后开始在上涨。

  尤其是2001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破灭,照理说泡沫破灭以后会有财富效应,财富效应导致消费需求减少,经济就会有一段时间的箫条、疲软,那个时候格林斯潘当美联储主席,他就用非常迅速、非常快,而且力度非常大地,把利息从6.5%经过27次连续降息降到1%。在高杠杆跟低利息的状况之下,就会鼓励大量的短期投机行为,那些资金大量流入到房地产,把房地产的价格炒高了,流入到股票市场,把股票市场的价格炒高。

  在当时看起来好像是非常了不起的政策,因为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在美国所导致的箫条只有一个季度,不是3个季度、7个季度,很快地就过去了。为什么呢?因为房地产的价格在那一段时间上升得非常快,尤其是金融创新允许很多家庭买房子零首付,这种状况下导致美国的家庭消费增加得非常多,美国的工资并没有增长得那么快,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财富增长得很快,工资没有增长很快,导致的结果就是家庭的负债率急剧增加。

  在90年代的时候,他的平均负债率是可支配收入的70%,到了2000年以后,很快地就提高到了130%,一个家庭的负债率增加到了60%,那些都用来支持消费。再加上美国由于911和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在克林顿时代的时候财政是略有盈余,由于打仗,美国的财政赤字增加了,所以美国的赤字也增加得非常快。那你家庭赤字增加,政府的赤字也增加,在那种状况之下,当然它的需求就远远高于国内自己的供给,而他家庭需求部分就由中国这些东亚经济体来提供,就造成中国从2002年、2003年以后,对美国的贸易盈余急剧增加,贸易赤字急剧增加,所以这些政策实际上是在他的金融自由化,以及他用扩张性的货币手段来解决他经济周期波动所导致的后果。

  这个政策在美国可以持续很久的原因是什么?因为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他可以靠印钞还债、买东西。那么这个政策不仅是影响到美国的贸易不平衡,而且还导致了大量流动性的资金流动到国外去,在2000年的时候由发达国家流动到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每年只有2000亿,到2007年的时候增加了6倍达到了1.2万亿,就是资本帐户流出去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从经常帐户流进来的美元还是从资本帐户流进来的美元,在国内都不能使用,因为中国国内是用人民币,不管是贸易赚的钱或者是资本帐户流进来的钱,在国内都无法使用,必须要换成人民币才能使用,换成人民币的话,这些美元就变成外汇储备了。外管局拿到这些外汇储备,锁在保险库里面是没有任何回报的,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只能到用美元的国家去买投资,然后外管局的原则就必须是安全,因此就买美国的国债,或者是由政府保障的像两房的公司债,很多外汇流到美国去买国债,买得多了好像美国的国债利息就低了,问题是发展中国家不能自己印外汇,你突然间外汇增加那么多。

  我前面讲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在2000年的时候总额加起来是1万亿,到2007年的时候增加到6万亿,发展中国家自己不能印美元,这个美元是美国印的,透过经常帐户的利差流出来,或者是资本帐户往外的投机流到发展中国家去的,这些经济学家都只看前面这一半流,他不看前面那一半的流。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积累太多的外汇所造成的。

  流了这么多外汇到国外去,当然就导致从200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由于外汇太多,不管是经常帐户还是资本帐户,他们就用这些钱去搞投资,投资也比较快,有的流到股票市场、有的流到房地产市场、有的流到实体经济部门,所以说发展中国家进入到2001年、2002年以后,都有一段时间的加速发展,他们投资得非常多,当然就消费也多,导致国际的粮食价格、石油价格高涨。如果他们投资房地产、实体经济,都需要资本设备,就导致生产资本设备的德国和日本有很大的贸易盈余。

  所以我想你把那些在2000年以后的这些现象全部综合来看,唯一的原因就是作为储备货币国的美国,利用他自身美元的优势,一方面在金融市场上倡导金融自由化允许高杠杆运作,同时加上他为了解决国内可能出现的,由于泡沫之后出现的经济箫条,然后用经济政策大量地增加货币,支持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个人消费的增加,对冲那些,由于股票市场泡沫破灭所带来的财富的减少。这个应该是主要的原因。

  我开始讲这个原因的时候,处境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在那个地方一般人是不怀疑美国的政策,尤其是那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最顶级的、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包括伯南克都这么说。

  这样的一个金融自由化,它实际上不仅是影响到美国,包括我们现在关注的焦点——欧债危机,欧债危机是怎么爆发的?其实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一样的,因为8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在美国是里根主义,在欧洲也是强调金融自由化,就允许金融机构高杠杆运行,欧洲国家的银行也是这样的。

  当你有金融自由化,那么这些金融机构它的流动性就增加得非常多,为了让这些增加的流动性能够到其他国家去套利,就在各个发展中国家推动资本帐户开放,让这些资金能够流进来,如果资本帐户不开放,他流动性很多、投出去很多也流不进来。所以金融机构在发达国家推动金融自由化最积极的是华尔街的金融家,发达国家的大银行的银行家,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把由于高杠杆运行所增加的资金到发展中国家去套利。那么也导致很多国家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后,大量的资金流进来,有些就流到股票市场、有些流到房地产市场,尤其是欧元区形成了以后,更增加这种流动的便利性,因此大量资金流到南欧国家,他本来资金比较落后,那些短期的投资很多流到了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刚刚开始流进来的时候很舒服,因为那些流进来的资金不管是在房地产作为投资,或者是支持消费信贷,都会带来一段时间的经济由需求拉动的快速增长,在那段时间他们就业增加非常快,政府的财政税收也增加得非常地多,政府财政税收增加得非常多,他们不利于增加。

  在那段时间里面,他们基本都没有违反欧盟所要求的财政赤字不能超过3%的要求,当泡沫在涨的时候,财政税收是增加很多的,所以他们的财政赤字也没有超过3%。但是当美国的泡沫破灭,全球的经济进入到箫条的时候,当然那些泡沫也就破灭了,当那些泡沫破灭了以后,后来出现了现在的债务危机。

  目前整个国际上,大家关注的焦点是欧洲国家这些债务危机,当这些主权债务到期的时候,如果他不能够从欧洲中央银行,或者是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到短期的援助的话,他就会出现保障的情形,他所触发的危机,可能比20089月份雷曼兄弟倒台所触发的危机,冲击波可能还要大。

  在那种状况之下,欧洲中央银行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会想方设法给他们帮助,这也是2009年、2010年以后出现的情形。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些发生危机的国家,如果他不进行结构性的改革,提高他经济的竞争力,那么这种短期的援助,就像吃止痛药一样,缓解一段时间,长期则9个月、短则3个月这些危机会重新再来,而且再来的时候,它严重的程度会比上一轮还高,这可以从2009年、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就是不断地在出现的情形。

  对于这些发生危机的国家,必须有结构性的改革,应该是有共识的,这不仅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看法,就是发生危机的这些国家,他们国内的中央银行他们的财政部等等都有共识的,但是问题是,从2009年、2010年以来的这些结构性的改革都没有落实下去,他们一般就是当需要钱的时候,会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是欧洲中央银行开出的结构性改革的条件,但是拿了钱回去以后就不执行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因为结构性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减少工资降低福利。我前面讲在发生危机之前,有一段时间的泡沫经济,需求增加非常多,工资上涨非常快,福利也增加得非常多,要减少工资降低福利,金融机构要去杠杆。如果说这些政策都能坚持下去的话,这些国家他的生产成本会下降、税收降低、竞争力增加,如果金融机构去杠杆的话,抵抗风险的能力会增加,应该都是好的结果。

  但是问题是在推行这些结构性改革的时候,由于减少工资、减少福利代表什么呢?消费需求减少。如果说金融机构去杠杆化,金融机构能贷款出去的支持消费的、支持投资的资金是减少的。在那种状况之下的话,他的总需求就下降了,而总需求下降的话,经济增长速度就放缓,失业率就增加,而目前他的失业率已经非常高了。

  你比如说像西班牙,他的失业率高达23%,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那些人的失业率超过50%,如果政府真要推行结构性改革,必然引发社会动荡。所以在那种情况下,政府就没有能力真正推行下去,这也是为什么每次要借钱的时候都会答应,但是拿了钱以后就兑换不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推行结构性改革,这当然是第一次,比如说东亚经济危机的时候,当时也要推行结构性改革,那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这些发生危机的国家一般开出的药方是三把斧头,第一把斧头就是坚决要你推行结构性改革,第二把斧头是要这些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然后因为结构性改革,会减少需求增加失业,然后他就用贬值的方式增加出口,由外需的国家创造结构性改革的空间,两个来对冲。

  当然这些政策的推行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挥作用,那这段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给他一笔贷款,那通常这个贷款的名称为结构改革贷款,来帮你这个国家渡过在结构改革的短期难关,这是传统的三把斧头。

  那现在问题是在南欧这些发生主权债务的国家(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他没有独立的货币,没有独立的货币就没有办法自己贬值,所以这一招不管用。

  对于欧元区,整体是可以贬值的,如果欧元真正地贬值,当然可以增加这些发生危机的国家的出口,给他国内的结构性改革创造空间,不过现在面临的困难是什么?欧元区是发达国家,美国也是发达国家,日本也是发达国家,他们的产品是竞争的,如果欧元贬值导致的结果他的竞争力增加,拿走的是美国的市场、日本的市场,我们知道美国从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以后,他也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但同样他国内的失业率非常高,所以美国到现在真正需要的结构性改革也没有推行。

  如果这种状况之下,欧元区,想用货币贬值来创造结构改革的空间,美国绝对不干的,因为你拿走的是美国的市场,让美国的失业增加。同样的情形欧洲的产品是跟日本竞争的,如果欧洲真的贬值拿走的是日本的市场。日本从1991年开始就知道要结构性改革,但是现在过去了22年,他也没有结构性改革。在这种状况之下,如果欧元要贬值的话,日本也不干。这样必然导致当欧元要贬值创造结构性改革空间的时候,美国也会宣布贬值,日本也是,这就是在去年年初的时候欧洲中央银行宣布无限制收购发生主权债务国家政府债券的时候,也就是要无限地推行货币宽松政策的时候,美国马上来一个第三轮的货币宽松政策,日本也马上推行货币宽松政策,然后跟他相互竞争的英国也马上推行货币宽松政策,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导致的结果是这些发达国家他实际上都没有办法用货币贬值的方式来进行结构性改革。如果他没有结构性改革的话,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些国家的经济会非常疲软,在这个过程当中失业率会一直非常高,然后政府的负债会大幅度增加。

  日本在的1991年发生金融危机之前,日本政府的负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在发达国家当中算低的,但是现在22年的时间过去了,他的负债率是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30%,在发达国家当中是最高的。然后我相信如果他们不能走出结构改革的这样一条道路的话,很可能美国还有欧洲国家,会步日本的后尘。他们现在政府积累的负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超过100%。很可能会快速地接近150%200%

  在这种状况之下会有什么后果?因为负债那么高,他们货币当局为了降低政府借新债的成本,与还旧债的成本,一定会推送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像日本从90年代初,他的利率差不多一直维持是接近0,现在美国、欧洲国家的利息一般在1%左右,接近0了,这个是很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这些发达国家会长期化。

  在利率接近0又非常宽松,就代表流动性非常巨大,在这种状况之下会鼓励金融机构做短期的投资。首先就会有大量的资金流入他们国内的股票市场,美国国内现在的道琼斯指数已经超过2008年的水平,2008年他股票市场有泡沫,大家都是知道的,而现在实体经济比2008年的实体经济是弱的,在这种状况下,股票市场超过2008年不是代表更大的泡沫吗?那些金融投资家、投机家是心知肚明的。因此在这种状况之下,对任何信息都会做出巨大的反映。只要有一点利差的消息出来,股票一下就会跌很多,如果利好的消息出来,由于资金价格低,股票也会上涨很多。股票波动就会很大,华尔街的人把这个状态叫做新常态,所谓新常态就是在股票市场的投资风险非常大、平均回报率非常低,这叫新常态,而且这种新常态可能长期化。不仅大量的资金投入他国内的股票市场,也会有大量的资金流入国际的大宗商品市场,像石油、粮食、黄金……,把这个价格炒得非常高。就像前几天黄金突然间下跌了将近20%,这种情形可能会持续发生。

  这些过度的流动性,不仅会去投机这些大宗商品市场,而且可能会流入那些资本帐户没有管制,实体经济表现比较好的发展中国家。那么大量的资金流进来,因为它是短期的投机性的,会流入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把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炒得非常高,有泡沫。那如果你允许大量的资金流进来的话,会造成这些国家的货币升值,货币一旦升值这些国家的出口竞争力就减少,实体经济就受到影响了,国际炒家就开始唱空,随之大量地抛售,而导致这些资金又大量地流出,这些资金大进大出也可能会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持续出现的情形,这种状况会给不管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管理上带来巨大的挑战。

  怎么样才能走出这种像日本的失去的20年,或者是这种新常态的长期化,有没有什么办法吗?我觉得应该是我在2008年、2009年倡导的超越凯恩斯主义的计划上面。我们来看看过去这些发生危机的国家,它是怎么样走出危机的,结构改革,结构改革的前提是必须有结构改革的空间,过去的空间是外需的增加,外需的增加是靠货币贬值,现在货币贬值不行了,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能达到同样的功效,让它可以真正地进行结构性改革,我想这是宏观经济跟国际宏观经济必须思考的问题,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我们来分析一下。

  如果这些国家不采取,其他措施的话,日本过去的20年就是他们未来的20年。在这个过程当中失业率会维持比较高,经济会非常疲软,政府的财政积累会增加得非常快。所以发达国家面临什么?面临印钞票来买政府的赤字,来发失业救济金,这是一个选择。

  那如果政府的赤字要增加,为什么不用政府的赤字来搞有效的投资呢?也就是我前面讲的超越凯恩斯主义的计划,如果你把这个钱用来消除增长瓶颈上面的投资,短期它的作用是跟发救济金一样的,发救济金是可以维持失业者的消费,那我创造就业就可以减少失业,它的效果是一样的。而且如果说我这些投资是有效的投资,比发救济金,发救济金吃完了以后不会增加生产率,但是如果我搞了投资是消除增长瓶颈的,那是可以提高增长率。那在发达国家这种机会也存在,比如说从华盛顿到纽约,他的火车距离是250英里,如果是用现在的高速铁路的话,一个小时就可以过去了。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在华盛顿只要刮大风、下大雨就要停电,这是我到世界银行的时候不敢相信的事情,为什么呢?他的电线都是挂在外面的,是在4050100年前建设,他的发电厂都是旧的,都是40年以上的火力发电厂。因此只要有大风大雨就要停电半星期、一个星期。在这种状况下,他为什么不用这个机会来改善他这些基础设施。

  美国是这样子,欧洲也是这样子,所以与其印钞票发救济金,为什么不印钞票搞投资呢?哪一个是比较好呢?我想答案是非常明显的。当然我也承认发达国家靠在国内搞投资要创造足够大的需求来让他进行结构性改革的领域可能不够多,因为总地来说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还是相对比较好的。而发展中国家有大量的机会,发展中国家中国是相对比较好的,因为中国在1998年跟2008年的这两轮反周期宏观调控,修了大量的高铁、高速公路、港口、飞机场,可是我们到发展中国家你发现它普遍的基础设施非常差,那些投资的回报率应该都很高。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如果要搞基础设施的投资,普遍会面临什么问题?一个可能是政府的财政状况不好,所以政府没有钱来投资,不仅是政府的财政状况不好,外汇储备普遍也不够多,你如果搞投资的话,那你要增加进口,当中有很多机器、设备必须从发达国家进口。我在世行的时候做了一些分析,发达国家每投资1块钱,进口要7毛钱,当中一半来自于发达国家,如果说发展中国家有那么多好的投资机会,但是他没有钱,发达国家可以印钞票,在这种状况之下,如果我们支持一个全球的超越凯恩斯的复苏计划,有点儿像二次大战以后的马歇尔计划,利用发达国家可以印钞票来买东西的优势和发展中国家有好的赚钱投资机会的优势。

  这个故事可以从我们经常听的火灾的故事,有一个瘸子和有一个瞎子,瘸子能看到路不能跑,瞎子能跑看不到路,这种状况之下瞎子背着瘸子,那两个人都可以跑出火海,我们今天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对发达国家来讲有一种选择,像日本经济长期疲软,不断的发失业救济,政府的财政赤字不断地积累,不断地积累就不断地印钞票,然后给发达国家带来各种所谓新常态(投资回报率低、风险大),给发展中国家业带来各种挑战,这是一种可能性。

  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我前面讲的超越凯恩斯主义的计划,我在2008年开始倡导,20092月份,我正式地在美国的皮特森研究所做讲座的时候正式提出来。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还是认为,既使来势汹汹,但是因为宏观政策非常成熟,所以这个危机不会太长,同意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对积极财政政策还是用老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是只要政府花钱,不管是挖洞、补洞还是发救济金,都是凯恩斯主义。

  我现在觉得重要的不仅是花钱,要把钱花在刀刃上那样。当时很多人不买这个帐。但是我比较高兴的是,现在支持这个看法的人越来越多了。我自己觉得这可能是让世界经济走出这场危机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

  如果能够选择这个道路,可能我们有希望在比较短的时间,让国际经济恢复正常的增长,如果不能选择这种道路,它的冲击不仅是说,在国际上的货币非常地充斥,带来的各种投机行为的到处弥漫,由于失业增加,各个国家会越来越走向保护主义,不像在2008G20分会上承诺的,大家还会坚持自由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会越来越多,而且可能会造成周边性的摩擦越来越多,为了转移国内的注意力。

  如果说我们展望未来,不管世界经济恢复不恢复,如果说我们看未来20年,国际的格局会怎么样?我们如果看未来20年,应该可以断定中国不管在国际上的状况怎么样,由于我们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而我们政府的财政状况相对好,我们政府积累的财政赤字也没有超过50%。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空间非常多,两座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改善得很多,但是内城的基础设施还是很欠缺的,所以还是有很多可以投资的机会,环境也可以投资、车也可以投资,另外政府的财政状况好,我相信中国应该还是会保持比较快速的增长。

  尤其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的发展水平跟发达国家的差距还非常大,利用这个差距有一个后发优势,我相信在未来10年、20年当中,保持8%左右的增长的潜力在那个地方。如果把这个潜力挖掘出来,到2030年,国际经济会是怎么样的一个状况呢?国际的货币体系会是怎样的状况呢?我想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到那时候的国际储备货币,它可能会出现一个多元的国际储备货币,过去是以美元为主,如果不出现这些危机的话,欧元的重要性可能会逐渐增加,但是总地来讲国际贸易、国际储备还是以美元为主。

  我想在未来20年,国际上可能会出现3个主要储备货币(美元、欧元、人民币),这个状况出现不会有什么悬念,那这样的多元状况的出现是会更稳定还是更不稳定?有很多人说会更稳定,因为前面我们分析了,前面这场经济危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以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主权国家的政策只考虑自己国内的利益,不关心国际的利益。

  你比如说金融自由化最有利的是华尔街的金融家,他表面上说你发展中国家缺的是资金,所以金融自由化你的资金是可以流进来。可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资金是什么资金?是增加他实体经济资本的那些资本,那些直接投资。可是资本帐户开放主要进来的是短期流动资金,大部分都是进入到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投机的。但是由于它是储备货币,金融自由化创造了很多的头寸,他就到国际上推行这种金融自由化,八十年代以后金融自由化最积极的推动者是华尔街的金融家,他的利益跟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冲突的。

  在2001年泡沫经济破灭,他用那么宽松的货币政策当然对美国来讲很好过,他的箫条只是一个季度,但是他带来的结果就是泡沫不断地扩大,到最后全世界跟着他一起蒙受这场危机所产生的后果。这就是以国家的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所难以避免的国家利益跟国际利益之间的冲突。那么一种说法说,你如果有多个国家的储备货币相互竞争,对这种机会主义的行为可能会有制约作用,为什么呢?如果说你是一个储备货币,但是你以牺牲国际利益的方式,对你的货币实行极度扩张的政策,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大家一起贬值,如果是有多个储备货币的话,要作为储备货币的前提是什么?他的资本帐户完全开放,他的货币可以完全自由买卖,而且在现在的信息手段状况之下,买卖的交易费用接近0,所以哪个国家不检点,大量的资金就会流到另外一个储备货币去,这个储备货币就被抛弃,被抛弃就不能作为储备货币了。作为储备货币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不仅有心理的好处,更有其他的(举债成本低一点、大家对你的交易费用也会低一点……),是有实际的好处的,所以他不会轻易放弃。如果你不检点,失掉储备货币的地位,这些好处就没有了,所以他们就会比较注意自己的行为,这就会减少国内利益跟国际利益的冲突,他们认为国际货币在这种的状况下是比较稳定的。

  对这种看法正确的前提是什么?正确的前提是这些储备货币国家他们的经济非常健康没有结构性问题。如果这些货币储备国都有结构性问题(失业率高、政府不断举债……),在那种状况之下,这些发达国家作为储备货币国(美国、欧元区)还是会以国内的利益为主。我前面虽然谈到这些发达国家,不管美国、欧洲、日本,如果他们能够支持全球的复苏计划,也许可以进行结构性改革,然后恢复他身体的健康。但是我觉得他们真要接受这个政策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我对未来10年、20年他们恢复到身体健康的状况抱有保留意见,我认为相当大的可能性是结构性的问题到那个时候还改不了。

    待续……

14F ECO Business Plaza, No.66 East Guanhe Road, Changzhou ,China

86-519-85229797
Follow
About us
Culture
Overview
Structure
Memorabilia
Honor
News
Industry News
Quotation
Company News
Digest
Join us
Talents
Staff Training
Jobs
Contacts us
Contact
Feedback